资讯分类
秦制两千年:走不出的历史循环
来源:undefined人气:8更新:2024-06-18 11:38:01
论史书对历代帝王的负面评价之最,少有帝王能够超过秦始皇;但论当代人对古代帝王的崇拜,也少有人能超过秦始皇。始皇帝与他的秦王朝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群与思想。从传统史书的主流来看,历朝历代的新兴王朝都无一例外要先鞭笞秦始皇,批评其暴政无道,但事实上,自从商鞅和韩非子的统治术让秦国一统天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一种诡异的循环——所有王朝都在鄙视秦朝,但是所有君王又都在效法秦始皇,于是所有王朝最后也无法避免秦朝的下场。这一诡异的循环,用毛的一句诗形容就是“百代都行秦政法”。“百代行秦制”,这是历史的事实,也是当代人的一个共识,但如何评价这一事实,人们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分歧。然而,这一分歧不仅仅是个人观点的分歧,更是关乎当下、决定未来走向的一种价值纷争。因此,究竟该如何反思秦国,尤其是其诞生的机制与土壤,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共同体是一种效率第一的强人政治历史学家秦晖认为,周秦之变的核心是一场由小共同体本位到大共同体本位的转变。从春秋到战国,战争愈演愈烈,在战争的推动下,富国强兵的逻辑压倒了一切,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只有野蛮才能战胜文明。国家越来越少,杀人越来越多。只有效率最高、道德水准最低的国家能够幸存。因此,封建制、贵族制和礼制等一切“温文尔雅”、“含情脉脉”的东西,都逐渐让位给效率至上的郡县制、科层制和中央集权,一个高强度运转的大共同体形成。◎大共同体强大但又会周期性地崩溃承平之时,“秦制”效率极高,往往威服天下,正如秦王一扫六合,席卷天下。但国家衰落之时,高度集中的秦制又会造成空前的浩劫,王朝瞬间崩溃,缺少缓冲与调节的机制。据学者测算,秦之后,每次改朝换代人口通常都要减少一半以上,甚至60%以上。秦制的方式虽千变万化,但宗旨只有两条:对上,保障集权与高效,帝国的机器一刻不能停转;对下,必须服服帖帖做大一统下的臣民。然而,顺民做久了,民族的心态和文化意识也出现了扭曲,从古至今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秦制——立足于天下一家的大一统和等级森严的家长制,才是导致两千多年苦难历史的最重要原因。一切社会的进步,首先都是观念的进步。假使属于秦制的观念没有革新,即使再过两千年,秦帝国依然会活在我们心中。纵观数千年中国史,最重要的两场变局莫过于周秦之变与1840年由鸦片战争开启的近代变局。这两场变局,前者创造了秦制,后者则关乎如何走出秦制。因此,哪怕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头绪纷纭,但只要抓住这一大变局——秦制的兴衰,就能真正把握中国悠久历史的脉搏,从而看清未来的前进方向。为此,店长荐书诚挚推荐一部聚焦秦制历史,启示当下与未来的警醒之作,青年历史学者谌旭彬所著《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在书中,作者用国家能力、历史语境、儒法国家等等有别于传统著作的全新视野,重新审视这段两千年大家早已十分熟悉的历史,从根源反思如何走出几千年的帝制文化。作者将秦制的核心归为两点:“以官僚集团而非封建贵族作为政权统治的基础”,“尽可能提升汲取人力与物力的强度与总量”,而以这两点为核心的秦制,从未随着秦朝的灭亡而终结,它在每一个朝代都得到了彻底的贯实。人们常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也常说“以史为鉴”。然而历史真正的镜鉴并非那些英雄人物或者悲壮故事,而是一个个关乎生存与自由的大问题。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秦制”就是这样一个真正含有“镜鉴之义”的核心问题。我们深知探讨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为此特邀请到作者为《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亲笔签名。感兴趣的书友,还可在规格中选择谌旭彬老师签名本《活在洪武时代》,本书中,作者聚焦于“中国帝制鼎盛期”的明朝,勾勒出一幅秦制王朝的新形态。窥探两千年秦制权力规则,走出中国历史周期循环。签名版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