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类
400年前,穿越北极
来源:undefined人气:7更新:2024-06-16 01:41:18
《未曾抵达的彼岸》
丛书:地平线系列
作者:〔美〕安德里亚·匹策尔
译者:江民彬、张鑫竹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那些为了活着而迎接的各种挑战令人难以置信。
他们在经历灾难的同时也改变了历史。虽然他们最终也没能抵达彼岸的中国,但他们走过的每个地方在当时都未曾有他人抵达过。
人类的故事一直都拥有无限的魅力,因为通常他们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令人惊讶的故事莫过于16世纪荷兰探险家威廉·巴伦支三次不畏艰险,试图穿越北极,寻找一条可以抵达北冰洋彼岸中国的东北航道的故事,但因为海冰等各种自然灾难,迫使他们最终只抵达了新地岛而无法前进。
他们被迫在新地岛的海岸上度过了整个冬天,伴随他们的除了有饥寒交迫、恶劣天气、坏血病、残忍的北极熊,还有那无尽的极夜。
他们拓展了地图世界的边缘,做出了科学的发现,激励了无数的探险者。
本书是美国作家安德里亚·匹策尔最新出版的历史纪实性非虚构图书(Icebound: Shipwrecked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的中文译本。
为了撰写这本书,匹策尔曾进行广泛的学习与研究,包括学习400年前老旧导航设备的使用方式,并于2018~2020年曾三次前往北极并追随巴伦支的足迹。
除此之外。她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亲身前往了巴伦支小屋遗址以及小屋和巴伦支船的复制品,并将这些元素组合起来,以期能为读者准确还原那段恢弘庞大的历史。
本书目前已同步出版英语版、法语版、意大利语版、波兰语版等多语言版本,美国亚马逊评分为4.5。
福利时间:欢迎读者朋友留言评论您阅读本书的理由,我们后台挑选五位留下精彩评论的读者,各赠一本《未曾抵达的彼岸》。
媒体推荐
这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应该在极地探险和灾难领域的图书中占有一席之地。
——《波士顿环球报》
匹策尔依靠生动的描写讲述了巴伦支探险队每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并细腻地刻画了每个人物在面对未知领域下的那种令人不安的孤立与无助。
——《华尔街日报》
书中对探险的精彩描写包含了极地爱好者想要知道的一切,无论是与北极熊的搏斗,还是人类自身的伤病,又或是大自然的各种极地现象。书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些都是未知的,巴伦支和他的船员们在未知的世界里靠着坚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
——《纽约时报》
一、寻找通往中国的东北航道
1568年的荷兰还深受西班牙的统治。因反抗西班牙国王的中央集权等因素,荷兰爆发了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战争。1579年荷兰北方省中的七省(现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区域)成立了乌得勒支同盟,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这被认为是现代荷兰的开始。1581年,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联盟正式宣布独立,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荷兰逐渐发展成为17世纪的航海和贸易强国。这段时期在荷兰被称为“黄金时代”。而在这段黄金时代的初期,荷兰迫切地想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强大。
16世纪,欧洲的船只已经可以驶入每一个海湾和河流,因此从欧洲前往亚洲进行贸易是彰显一个国家强大的方式。而当时主流的航线是通过非洲的好望角,再经印度洋抵达。这条航线长期被葡萄牙人控制,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一样都是荷兰的敌人,因此荷兰人希望可以通过极地前往亚洲,并认为这条线路是通往亚洲的捷径,比现有的航线要更短。
16世纪末,地图学家杰拉德·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绘制了当时大众广为认知的地图。他是基于1800年前古希腊地理学家皮西亚斯(Pytheas)提出的观点,认为北极的中心是一座磁山,围绕这座磁山的是一片被厚厚冰圈所环绕的热海。当年皮西亚斯曾沿着欧洲西海岸,绕过不列颠群岛向北,直到今天的冰岛,并认为在冰岛以北是一片可以自由流动的大海。
16世纪墨卡托绘制的地图
1594年,荷兰人根据这一观点进行了大量的猜测,并委托地图制图师威廉·巴伦支(Willem Barents)带领一支探险队前去寻找通往中国的东北航道。如果他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这将使得荷兰人变得异常富有。
二、威廉·巴伦支
威廉·巴伦支的雕像
威廉·巴伦支是荷兰的航海家、地图制图师,1550年出生于荷兰的泰尔斯海灵(Terschelling)岛的霍姆如姆(Formerum)村。早期的他曾前往西班牙和地中海地区,并与他的牧师皮特鲁斯•普兰修斯(Petrus Plancius)一同绘制并出版了地中海地图。后来在荷兰政界和商人的支持下,普兰修斯建议巴伦支接下探索北极东北航道的任务,于是就有了巴伦支三次航行探险的故事。1597年6月20日,在巴伦支的第三次航行中,巴伦支因病去世。虽然这三次探险从客观上来讲是失败的,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他们相继发现了熊岛(Bear)、斯匹次卑尔根岛(Spitsbergen),绕过了新地岛(Nova Zembla)的最北端,侦查并绘制了大量的地理元素。这些元素和资料被同行的其他船员带回荷兰,并于1598年出版成地图。这张地图详细记录了欧洲东北部的极地海岸、西伯利亚地区以北的极地海岸等,还标绘了若干的新地名。地图的东侧则是亚洲北部的极地海岸,因为那里巴伦支并未曾抵达,因此地图的描绘相对较为简单,并带有一定的推测。最东侧则记录了传中的阿尼安海峡(ANIAN)据说那里是从北极通往太平洋的门户,也就是今日的白令海峡。
1598年根据巴伦支三次航行记录整理并出版的地图
根据巴伦支随行船员日记中的信息重绘的新地岛周边地图
三、三次惊险的航行
早期的荷兰远征曾得到了当时各省总督的资助,巴伦支的第一次航行也不例外。1594年,巴伦支带领两艘船从荷兰的特瑟尔岛(Texel)启航,途中他们曾遇到过北极熊和海象。他们原本准备将他们射杀然后打捞回来进行交易,但这些动物的体积都太大,使得他们无法把他们留在船上,因此他们只能选择猎取海象的象牙。
如今本书作者匹策尔也来到这里看到了海象,但此时作者与船员们对海上数百只海象的反应与几个世纪前的巴伦支完全不同。当海象盯着他们的时候,整个船队也只能心怀敬畏地凝望海象。其中一名水手并用手风琴演奏了一首苏联时代的华尔兹。海象被音乐吸引住了,聚集在一起听音乐会。这是匹策尔见过最令人惊奇的事情之一。
作者匹策尔亲身前往巴伦支航行的海域观看到的海象
巴伦支在到达新地岛的西海岸后继续向北,直到接近新地岛的最北端时,越来越厚的冰层迫使他们无法继续通行,他们只能被迫返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巴伦支第一次航行路线巴伦支的第一次航行虽未抵达彼岸的中国,但在当时也被认为是一次成功的航行。这足以保证巴伦支第二次航行所需的资金支持。1595年,巴伦支带领七艘船再次启航,并前往瓦伊加奇海峡(Vaigach)。虽然他们途中得到了当地土著人萨米人的帮助,但他们始终无法找到传说的那片开阔水域,因此他们在通过瓦伊加奇海峡后发现冰封的喀拉海后,只能被迫返回。再一次的空手而归使得巴伦支并没有像第一次航行归来时受欢迎。巴伦支第二次航行路线巴伦支的牧师普兰修斯坚持认为可以通过北极抵达彼岸的中国,但前两次失败的航行以及高额的费用,导致此前探险的资金支持不再延续,取而代之的是奖励机制,只有当探险队从中国返回时,他们才能得到相应的资金。即便如此,巴伦支仍然下定决心完成此事。这时阿姆斯特丹议会愿意为巴伦支提供一定的资金,于是1596年5月,巴伦支带领两艘船开启了他的第三次航行,也就是他的最后一次航行。一个月后,他们发现了熊岛,因为船员们在那里遇到过一只北极熊,并经历了一番艰苦的战斗才杀死它,进而把这个岛称为熊岛。随后他们继续往北,于6月17日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岛。这个岛是巴伦支三次航行中发现的最有意义的一个岛。该岛与熊岛均属于今天的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 Archipelago),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虽然根据冰岛年鉴(Islandske Annaler)的记载,该岛于1194年被发现,但直到威廉·巴伦支发现这里,这里才被现代世界所认知。因为这种岛上的高山多为尖尖的形状,因此巴伦支把这里称为斯匹次卑尔根,意为尖山。 熊岛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在巴伦支探险所得信息的基础上来到斯匹次卑尔根岛附近的海域进行捕鲸。20世纪初,美国、英国、挪威等国家又来到这里进行矿产调查与开发,但岛屿的主权依然有争执,直到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等18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斯瓦尔巴条约》,当时中国北洋政府的段祺瑞也派特使前往签署该条约。正式因为此条约,中国才能于2004年在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尔松(Ny-Ålesund)建立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此时的斯匹次卑尔根岛以北的海域已经被冻住,这导致巴伦支他们无法继续前行,因此他们于7月1日再次返回了熊岛。随后巴伦支与另外一位船长商讨了他们未来的航行方向。因两人意见不一,致使他们选择分道扬镳。巴伦支选择向东北方向走,而另外一艘船长则选择其他继续向北方向的路线。但最终,巴伦支没能如愿地通过瓦伊加奇海峡,他们只能被迫沿新地岛的西海岸向北,祈求可以绕过新地岛继续前行。不幸的是,当他们绕过了新地岛的最北端抵达新地岛东海岸的冰港(Ice Harbor)时,他们的船被冰封在了大海之中。巴伦支的船被冻在了新地岛东海岸1596年9月11日,他们意识到这次他们可能真的无法回家了。当船被冻在海里无法动弹的时候,船员们选择了把剩余的物资带到岸上,并通过拆解船的部分船身以及海岸边寻获浮木,准备建造一个小屋,用于过冬。他们把这个小屋命名为Het Behouden Huys,意为安全屋。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巴伦支小屋的建造所有船员一边建造着自己的小屋,一边还要开展与北极熊的各种搏斗。这是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折磨。他们往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他们在自己的小屋里烧煤,差点把自己毒死;他们因为缺少维生素,而成为了营销不良和坏血病的牺牲品;他们因为食物的短缺,被迫食用北极熊的肝脏等充饥;他们为了建造自己的生命小屋,被迫拖着雪橇行驶数千米才能寻得一定的木材。船员们住在这个当时任何地图都没有标记的地方,过去的每一天对他们来说实际上都是一场战斗。待第二年天气变暖,海面上的冰得以解封,他们才得以逃离。在离开后的一周,也就是1597年6月20日,巴伦支在返程途中去世了。现在的学者们也不确定他最终是被埋在陆地还是海里。七周后,剩余的12名船员在俄罗斯的科拉附近,被另外一艘船所救回,最终于11月返回了阿姆斯特丹。除了巴伦支以外,还有5名水手和1名男孩在这次悲惨的远征中丧生。描绘巴伦支去世时的油画后人为了纪念威廉·巴伦支,把被新地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斯瓦尔巴群岛、欧洲大陆所包围的140.5平方千米的海域称为巴伦支海。巴伦支地区、巴伦支岛以及巴伦支堡的命名也均是向威廉·巴伦支致敬。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巴伦支第三次航行路线
四、赖以生存的安全屋
巴伦支他们建造的那所安全屋在北极的荒原上见证着一年年漫长的极地昼夜,直到1871年9月9日,挪威的探险家埃林·卡尔森(Elling Carlsen)在新地岛发现了巴伦支当年越冬的安全屋,以及各种炊具、残破的衣服、火枪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巴伦支小屋里遗留的纽扣、鞋、火枪弹药夹、水龙头和烛台它们已经在冰封雪藏中又度过了275年的时光。根据卡尔森的记录,这座房屋长约12码(11米),宽约7.5码(6.8米)。卡尔森随后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石头纪念碑,并放置了一个装有留给后人信息的罐子。这个罐子现藏于荷兰国立博物馆。卡尔森日志里描绘的巴伦支小屋的草图本书作者安德里亚·匹策尔也去过位于新地岛的小屋遗址。它位于一个砾石海滩旁的小高地上,三面都暴露在风中,可以想象那时的他们屋顶上全是积雪,还有北极熊试图破坏他们小屋的屋顶。但今天小屋已经不在了,只剩下构成小屋矩形底座的一些散木。大多数的物品都收藏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博物馆中。但对于匹策尔而言,能够亲身走到那里,眺望大海,看到当时被冰所覆盖的景象,并意识到这里离他们的家有多远,这对于她写本书来说非常有用。本书作者安德里亚·匹策尔亲自前往位于新地岛的巴伦支小屋遗址而在现今斯匹次卑尔根岛朗伊尔城(Longyearbyen)东10千米的地方,有一座安全屋的复制品(N78.17°,E16.01°)。这里远离城镇,拥有完美的极光条件,游客们可以到达这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巴伦支的生活,并听取相关的讲座。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冰雪与极光下的巴伦支安全屋的复制品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可以在巴伦支安全屋的复制品中
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听取讲座
有读者携带本书英文原版前往巴伦支小屋的复制品并进行合影五、永恒的船
同样,在荷兰的哈灵根(Harlingen)码头停泊着一艘巴伦支航行所用船的复制品。它是根据“天鹅号”船的结构,并采用16世纪的造船手法,由企业和私人募捐,志愿者们手工打造的复制品。这艘船预计于2022年完工,并准备再次尝试巴伦支所走过的航线。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巴伦支以及他那经久不衰的传奇。尽管当初他们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贸易,但他们仍然给我们分享了精彩的冒险与探索的故事,这些故事至今仍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巴伦支的船“天鹅号”的图纸及复制品六、不断探索的东北航道
东北航道是指沿欧亚大陆北部海岸,穿越北极并最终到达亚洲的航线。相对于穿越北极到达北美洲的西北航道。具体是指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海、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白令海最终抵达亚洲。在巴伦支三次航行的280多年后的1878年,芬兰地理学家阿道夫·埃里克·诺登斯基厄德(Adolf Erik Nordenskiöld)驾驶“织女星号”蒸汽船于6月22日从瑞迪的卡尔斯克鲁纳(Karlskrona)出发,并于次年7月通过了白令海峡,才完成了人类首次东北航道的通行。阿道夫·埃里克·诺登斯基厄德与“织女星号”1942~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北航道的部分航线被盟军用于美国西海岸与西伯利亚之间的物资输送。战后随着导航设备的升级,越来越多的破冰船可以航行在东北航道上。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俄罗斯经济的放缓,东北航道的运力持续下降。直到2009年7月,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两艘货船“布鲁格友爱”号和“布鲁格远见”号(均非破冰船)从韩国出发,向北航行通过东北航道,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此次航行在北极航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一条新商业航道的诞生。这距离巴伦支最后一次航行已经过414年。2013年8月15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永盛号轮船(多用途船,总载重量1.9万吨,船长155.95米,船宽23.70米,设计航速14节,冰级为中国船级社的Ice Class B1,相当于俄罗斯的Arc 4)从江苏太仓启航,首次试水东北航道,8月27日3时30分永盛号通过白令海峡到达东北航道的起点,6时进入北极圈,然后向西经过楚科奇海、德朗海峡、东西伯利亚海、新西伯利亚群岛北部、拉普捷夫海、维利基斯基海峡、喀拉海、新地岛北部、巴伦支海,于9月5日抵达挪威北角附近,最终于9月10日抵达荷兰鹿特丹。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永盛号此次总航程为7931海里,航行27天,比传统的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航线缩短航程2800多海里,航行时间减少9天,是中国前往欧洲最快捷、最经济的海运航线。这是第一艘成功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的中国商船,此时距离巴伦支最后一次航行已经过去400多年。本书《未曾抵达的彼岸》隶属于地平线系列丛书。该丛书主要包括地理、天文等领域的历史纪实或地理科普题材等,也包括宇宙、太阳、地球探索相关主题的非虚构图书。现已出版《太阳的面具》《地磁简史》《未曾抵达的彼岸》三本,后续还将出版《幽冥号:致命航路的历史之旅》《拉文纳:古代晚期的首都》《安特卫普的辉煌年代》《冰冻北极:一场伟大的极地科考》《世界尽头以南》《万物之道》地平线系列 丛书(已出3种)
《未曾抵达的彼岸》(地平线系列)作者:〔美〕安德里亚·匹策尔译者:江民彬、张鑫竹《地磁简史》(地平线系列)作者:〔加〕阿兰娜·米切尔译者:冯永勇、向凌威《太阳的面具》(地平线系列)作者:〔美〕约翰·德沃夏克译者:金泰峰